長假,可以讓人消沉與懶惰,長假,也可以讓人思考與勤奮。借著集團下達的“征文活動”,讓我靜下來想一想我走過的17年幼教經歷,回顧自己當初為什會選擇幼兒教師的學習,而又為什么堅持了17年的幼兒教育?;仡櫟倪^程,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名優秀的的教育者,但是我敢說我一直是一名負責任的教育者。我家從小家教很嚴,而我很叛逆,當我從事幼教工作10多年的時候,我媽媽對我說:“我很意外,你能做這么多年的老師,我以為你干不了一個星期就會回家!”這是我媽媽對于我職業的評價,大家可能覺得很好笑,但確實我從小是個調皮的女孩子,性格外放,與男孩子打架、與父母對著干都是常事?,F在想來,應該是幼教這個行業“拯救”了我。
初入幼教行業,確實是因為我爸爸的嚴格要求,不允許輕易換工作,我在公立幼兒園堅持了6年,從一名青澀的新手老師成長為骨干教師。在這6年里,我完整的帶完了一個托班到大班的輪回,也是在這個輪回中,我收獲到了作為一名幼師單純而快樂的成就感,同時發現,叛逆的我也是有做幼兒園老師“潛力”的。在這幾年中有一個場景我一直記憶猶新,那就是“王敬民爸爸道歉事件”。那是一個工作日的早上,作為班主任的我一早就到教室做完晨間衛生消毒工作,開始接待孩子們陸續進班,也與家長做好晨間溝通工作,直到那個肉嘟嘟的小男孩一個人掛著淚珠站在班級門口時,我發現了異樣。首先,他爸爸今天沒有把他送到班級,其次,孩子的情緒明顯很低落。我連忙走過去,正要問孩子早上發生了什么時,看到孩子左臉上明顯的五個手指,我忙問:“誰打了你的臉?”孩子這時很委屈,抽泣著說:“爸爸打的?!碑敃r我也不知自己哪里來的勇氣,掏出手機給他爸爸打電話,要求他立馬到班級里來。不到五分鐘,他爸爸就過來了,我把孩子和爸爸拉到走廊,直接質問早上孩子被打前因后果,原來只是因為孩子拖拉,爸爸早上有事比較著急,就順手打了孩子。當下我就要求孩子的爸爸蹲下來,面對面的和孩子說對不起。孩子的爸爸當時很不好意思,可能因為當時我雖年紀輕,但說出這些話時是很強硬的,所以爸爸照做了,也擁抱了自己的孩子。而孩子回應的擁抱也讓他爸爸露出了慚愧的表情。當天回家后家長再次和孩子進行了深入的溝通,從那之后家長對我工作的認可與配合度都非常高。其實,當時的我當班主任不過半年多的時間,那時并不知道是什么讓我這么有勇氣去要求一個比我高大的爸爸,后來一想那應該就是一份初心與責任。我的初心是愛孩子,我不能看著孩子就這樣被家長“欺負”,責任是來自于我是一名幼兒老師,我有義務去傳遞正確的教育觀,給孩子一個能促進他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。也是基于這樣的初心與責任,贏得了家長對我更多的支持與認可。
多年后,再回到幼教行業,走上了管理的崗位。在教學管理的四年時間,是我成長最為快速,也是最有收獲的。站在教學管理的角色,我對幼兒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,并承擔起了引導老師們成長的責任,帶領老師們一起探尋教育的奧秘。在融科園組織老師們進行教學研討、競賽是最多的,但老師們并無抱怨,在一次次的思維碰撞中成長。同時,在那間小小的辦公室,也一直都是人氣滿滿,經常會在中午或下班后6點到8點和老師進行深入的溝通與探討。我記得我對老師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:有問題來找我,只要我有時間,都可以為你們答疑解惑。老師不斷的成長,會讓班級教學環境、游戲活動越來越豐富,生活活動越來越有序,這些變化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們,讓他們在一個更適宜的環境下身心健康的成長。作為教學管理者的我,當下最大的責任是引導老師專業成長,并間接輻射影響到園所孩子的發展。
現在,角色與崗位的再次調整,看待幼兒教育,需要站在更高層面進行思考?,F在說到教育者的責任,我會聯想到梯田的兒童觀“兒童是充滿生命活力的種子”,這顆種子怎樣生根發芽結果取決于它周邊的生活環境。所以,現在作為園長,我想我更多的責任是構建根植于教職員工內心的園所正念文化,確定以幼兒發展為核心的園所發展方向,創設兒童視角的人文環境,促進幼兒全面發展、教師專業成長。同時,還將肩負起引導家長科學育兒,創設合作型、學習型家園關系的責任。讓孩子在自然、自由、自信與愛的家園共育環境中全面發展,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,讓其成長為一名對社會、對祖國有價值的未來之才!這一步,我正在走,雖然有挑戰,但我定當迎難而上,去達成自己身上作為園長的責任與使命!
不同時期,不同崗位,不同角色,不論是發自內心的對幼兒關愛,帶領教師成長,還是構建園所文化引導家園共育,這一切都是圍繞孩子而發生。在任重而道遠的教育道路上,堅定自己的初心,從由小及大的責任中去推進,為幼兒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